clos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作家李敏勇:「剛好是戰後的第20年,我覺得是因為20貸款年剛好是一個,反省的一個世代的時間,所以在1960年代剛好是一個自我重建,開始的時候所以笠這些詩人們,就是從日本時代跨越語言,到戰後的中國統治的時代。」



作家李敏勇:「我們知道笠詩強調本土,所以台灣本土在笠開始前,戰後初期是被壓抑的,詩當然不是只有在內容上,現實的懷念跟社會關懷,還有很多的面向相對於原來,長期的中國的詩歌藝術,這個詩歌藝術當然是,中國的政治藝術所宰制,所以笠等於有一點要表現,我們是台灣不是中國,相對於統治者他是一個民間性,依附在台灣的土地有台灣的主體的,愛恨悲歡。」

關懷本土,曾擔任「笠」主編和台灣文藝社長,台灣筆會會長的李敏勇,選出詩人桓夫作品沉淪,來體現1964年代,彭明敏發表台灣自救宣言的時代氛圍,包括1970年代發生美麗島事件,到1980年代開始的政治改革運動,1990年代萬年國會改革,到2000年政黨輪替,每一個台灣變遷的關企業貸款鍵時刻,「笠」詩都不缺席。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車貸yahoo.com/笠詩50年-李敏勇為台灣變遷留紀錄-013120219.html

翻開新出版的「笠」台灣詩風景,本土作家李敏勇藏不住喜悅,創刊超過半世紀的台灣本土詩刊「笠」,為台灣各年代的文學創作留下紀錄,更見證台灣50多年來,政治社會變遷,李敏勇從「笠」雙月刊中,自1964年~2014年,50年期間精選出51首詩集作品,紀錄台灣時代變遷。

品中,選出51首代表各年代的詩集作品,出版「笠50年一年一選,台灣詩風景」一書,來紀錄台灣文學歷程,同時透過詩作,讓外界一窺50年來,台灣政治社會的演變。

取材本土,李敏勇透過各年代詩人的創作,為台灣留下紀錄。(民視新聞綜合報導)

笠詩50年 李敏勇為台灣變遷留紀錄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
ED7BFA1FD152FF72
arrow
arrow

    d15vv39xv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